当前位置:首页 > 黄石旅游 > 旅游政策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时间:2016-12-22 信息提供:湖北省政府办公厅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12月19日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湖北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阶段。为抢抓生态文化旅游发展黄金机遇,加快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鄂西圈包括襄阳、宜昌、十堰、荆州、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等8市(州、林区),2015年圈域常住人口2730.88万人,国土面积12.79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的47%和69%。“十二五”时期,鄂西圈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2015年,圈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23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3%,比“十一五”末提高1.3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圈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7.2∶49.7∶33.1调整为2015年的14∶52.7∶33.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224元和12193元,年均增长16.3%和17.9%,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1.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发展条件优化。“十二五”期间,圈域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395亿元,年均增长25.8%,占全省投资总额的39.7%。圈域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高速公路系统基本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415公里,占全省的55.1%。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182.4公里(含长江),占全省的72.3%。武西高铁武汉至十堰段己开工建设,郑万高铁湖北段建设稳步推进。神农架机场、武当山机场、三峡机场、恩施机场、襄阳机场分别建成通航、试航或提档升级。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条件显著优化。宜昌—恩施清江画廊整体开发、武当山文化旅游扩复建等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三峡大坝—平湖半岛、武当山—太极湖等十大旅游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为旅游区提档升级提供了保障。

  2.生态保护不断加强,整体环境明显改善。大力推进重点流域生态保护,加强水生态保护、生态景观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沙化和石漠化综合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治、流域治理、村庄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圈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15年,圈域森林覆盖率达到50.73%,森林蓄积量达到3.17亿立方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森林公园27个,地质公园7个,湿地公园29个。神农架林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功创建湖北首个世界地质公园,大九湖湿地公园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十堰(含神农架)、宜昌、荆州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郧阳、石首、京山成为国家首批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襄阳成为全省首批低碳试点城市。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长江干流、汉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7.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3.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取得重大进展。截至2015年底,圈域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6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8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11处,中国传统村落47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推进文化产业化惠民项目建设,开展文化节会活动,形成了武当太极、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等一批文化名片,打造了标志性文化品牌。2015年,圈域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00多亿元,占圈域地区生产总值的4%左右。

  4.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品牌效应显现。2015年,圈域接待游客237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95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39.3%,相当于圈域地区生产总值的13.5%。圈域景区景点品质明显提升,5A级景区达到8家,4A级景区达到26家。“一江两山”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武当太极湖旅游度假区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恩施、神农架、远安、秭归、长阳等成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5.示范工程稳步推进,资源整合步伐加快。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有效实施,跨行政区域资源整合、新型城市绿道、特色生态文化旅游镇、绿色幸福村、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化工程等示范工程及其关联产业发展项目稳步推进。大洪山旅游资源整合迈出实质性步伐,随州、荆门、襄阳、孝感签订大洪山旅游资源整合框架协议,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鄂旅投)投资近10亿元打造大洪山整体开发项目。襄阳绿道一期示范段投入使用,成为生态文化旅游、健身和富民的样板工程。特色生态文化旅游镇、绿色幸福村分别达到10个、42个,太子森林小镇、恩施大峡谷女儿寨镇、广水市桃源村、郧阳区樱桃沟村、谷城县堰河村、兴山县陈家湾村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典范。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化工程全面启动,《草庐诸葛亮》《新龙船调》等文化大戏成为新的文化名片。

  “十二五”期间,鄂西圈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整体竞争力不强,尚未形成统一品牌。文化投入与产业发展不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不高,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资源保护不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态资源保护压力较大。生态、文化与旅游之间的整合协调不足,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不够。

  (二)面临形势。

  1.机遇。

  生态文明战略地位提升,为鄂西圈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绿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鄂西圈战略实施以来,一贯立足“生态”,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圈”,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重大机遇。

  生态文化旅游消费需求旺盛,为鄂西圈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居民消费快速升级,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生态文化旅游消费规模、层次和领域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为鄂西圈开拓和占领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为鄂西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省委、省政府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提出确保到2019年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稳定脱贫的工作目标。鄂西圈集中了“老、少、边、山、库”区,是全省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将得到更多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文化旅游政策和区域战略支持力度加大,为鄂西圈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国家出台了关于旅游业、特色文化和体育产业改革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和方向。同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战略的实施,有利于鄂西圈与国际国内区域板块紧密对接,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跨区域合作。

  2.挑战。

  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任务较重。虽然鄂西圈生态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区、敏感区较多,水土流失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等任务艰巨。过去的“五小”工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生态修复任务较重。同时,建设性破坏生态的问题依然存在。

  周边区域快速发展带来较大竞争压力。江西正积极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集群,打造“环鄱阳湖城市群”旅游品牌和精品线路。湖南正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载体打造经济升级版,推动旅游一体化发展。中原城市群推动成立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联盟,促进区域旅游大融合。全国各地竞相发展,区域竞争更加激烈,鄂西圈亟需谋划跨越式发展思路,加快培育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鄂西圈发展基础薄弱,资金聚集能力不强,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一些重大项目、示范工程的资金缺口较大。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匮乏,高端人才引进比较困难。行业分割、地区分割比较明显,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及生态文化旅游联合开发的难度较大。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切入点,扎实推进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加强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加速改革发展与创新驱动,加快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构建生态型产业、生态型城镇、生态型家园协调推进的绿色发展体系,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成综合性旅游圈、生态文明圈和科学发展圈,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实现“率先、进位、升级、奠基”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合理开发。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压倒性位置,增强圈域生态功能,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2.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引导和鼓励更多群众参与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建设,促进群众创业就业增收,共享发展成果。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和片区攻坚,促进圈域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3.统筹推进,协调发展。以特色生态文化旅游镇和绿色幸福村建设为抓手,加快圈域城乡一体化进程。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化旅游及关联产业发展,促进圈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4.整合资源,开放共赢。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深入挖潜,高效利用,推进圈域生态文化旅游一体化开发,塑造统一品牌,形成整体竞争力。加强区域合作,推进生态文明共建、文化交流交往和旅游合作共赢,促进圈内外互动合作发展。

  5.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围绕制约圈域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深化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和招商引资机制,创新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和景区开发思路,切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为圈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五年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鄂西圈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绿色发展先行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小康幸福生活示范区。到2020年,圈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万亿元左右,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43%以上,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7%,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000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具体目标。

  生态:严格落实生态红线。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均达到或优于相关环境功能区标准。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根本控制,规模化养殖污染得到根本治理达标。到2020年,圈域森林覆盖率达到51.65%,森林蓄积量达到3.65亿立方米。国际、国家重要湿地达到4个。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

  文化:有效保护与利用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文化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占圈域地区生产总值的5%。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打造一批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村镇文化集群。

  旅游:到2020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达到10家,建成1—2个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镇)。圈域实现年游客接待量4亿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42%以上,相当于圈域地区生产总值的15%左右。打造4—5个全国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生态、文化、旅游实现深度融合,大旅游及关联产业蓬勃发展。

  小康幸福: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00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000元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1.加强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设计。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红线监管平台,制定分类管控措施,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相关绩效考核。以秦巴山区、武陵山区、江汉平原湖泊湿地生态区以及长江流域、汉江流域水土保持带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支撑,构建圈域生态安全格局。根据重点生态功能区不同定位,科学规划管理,划定旅游区山体植被、水体保护范围,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确定风景名胜区利用强度,确保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及生态专项评估不建设。科学规划项目选址,避开生态环境敏感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尽量远离居民点等生态环境敏感点。统筹规划旅游区建设布局,加强生态细节设计。

  加强旅游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旅游区、旅游公路建设过程中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圈域地质环境保护。加强项目施工过程环境保护,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现废气、废水、噪声合理处理并达标排放。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周边地区,禁止采石、取土、开矿、放牧、砍伐等活动。进一步加大风景名胜区保护设施建设投入,建设一批保护性基础工程设施、保护监测设施、智能景区服务设施,提升资源保护、环境监测、游览组织、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能力。

  加强小水电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对水电开发实施萎缩化减量管控,严格评估小水电建设工程的生态影响,原则上禁止引水式、河床式水电站项目建设,防止断流和生态隔断。推进一批年代久远、设备老化的小水电站改造,确保满足最小生态流量泄放要求。有效整合小水电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打造生态水电和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支持神农架林区逐步关停公路沿线和景区1000千瓦以下的小水电站。强化电站施工过程中环保措施,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培育。加快实施“绿满荆楚”行动,统筹推进重大林业生态工程。以武陵山和秦巴山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长江、汉江、清江沿线及两侧区域为重点,实施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产林改造等。开展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对圈域现有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进行有效管护。以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为重点,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大力推进荒山造林工程。采取林地改良、造林封育等措施,实施矿区植被恢复工程。积极实施森林城市建设、平原绿化、乡村绿化、门户绿化等工程。建设洪湖、长湖、大九湖环湖生态防护林带。着力实施绿色通道生态景观工程,建设绿色生态网络和景观长廊。

  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严守湿地生态红线,落实各项管控措施,提高湿地保护率。逐步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大力实施退耕还湿、退渔还湿等湿地恢复工程,扩大湿地面积,恢复湿地功能。加强湿地修复,增加水量,保障水质,维护淡水资源安全。积极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争取湿地生态补偿、退耕还湿、以奖代补示范县湿地项目。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等为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圈域特有珍稀濒危的生物资源实施重点保护。以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线,全面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健全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体系。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救护、水生物拯救和保护、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等工程。

  加强沙化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对治沙工程涉及的老河口、监利、沙市、江陵、洪湖等平原及丘陵县(市、区),采取人工造林等方式推进科学治沙,有效治理沙化土地,发展治沙产业。以恩施、宜昌、十堰等市(州)岩溶地区为重点,加强石漠化治理,推进生态恢复及绿化工作。

  加强流域治理。重点实施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清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四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及漳河水库环境综合整治等系列生态环境工程,促进生态自我修复,努力恢复重要流域生态功能。以小流域为单元,加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实施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工程。

  (二)加强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

  1.加强资源节约。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严守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建立用水定额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加快实施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快“中国农谷”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开展神农溪引江补汉引水工程前期工作。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产品,推进企业节水改造。发展节水农业,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2以上。实行最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控、市场调节、标准控制和考核监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发展绿色矿业,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

  2.推进节能减排。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油品质量升级,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统筹推进水电保护性开发,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积极推进生物质能综合高效利用,因地制宜开展风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在谷城县、房县、利川市、恩施市、宣恩县等县市加快推进“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推广应用节能型农用机械、设备和技术,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生活污水及垃圾无害化处理。继续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开发低能耗生产工艺,实施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积极开展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加强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商用和民用、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降碳。

  3.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回收体系。开展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发展再制造和再生利用产品。鼓励企业开发城市矿产资源,开展城市矿产交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构建以襄阳、宜昌、荆门、荆州为核心的循环利用产业发展聚集区。深入推进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园区循环化改造、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再制造试点等示范试点建设。

  (三)推进污染防治。

  1.加强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保护。治理城市超标饮用水水源,全面推进重大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解决城乡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强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推进神定河、竹皮河、蛮河、东荆河、沮河等重污染支流水环境治理。大力推进洪湖、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漳河水库等水质良好湖库生态保护。在血吸虫潜在流行区域,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基本阻断血吸虫病传播。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加强扬尘污染控制,以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为突破口,强化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在江汉平原粮棉产区、江汉油田采油区、荆襄磷矿等区域,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积极建设“中国农谷”土壤环境保护示范区。强化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加强工矿企业环境监管和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

  2.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做好源头预防工作。推广矿产清洁开采和利用方式,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稳定、生态恢复和景观美化。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制度。在矿山开采区、渣场、尾矿库及工业废弃地等区域,开展生态复垦和“矿山复绿”行动。

  (四)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1.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

  推行生态农业模式。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高效生态种养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建设一批循环农业示范县(区、场),示范推广清洁能源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积极推行种养平衡、农牧结合、沼气配套、有机肥加工、发酵床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到2020年,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面积达到1500万亩,农村清洁能源用户数达到259万户。发挥荆门“中国农谷”、襄阳“中国有机谷”和十堰“中国养生谷”的示范作用,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村、示范园区基地三级认证创建工作,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路径。

  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加强粮食生产重大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国家级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加快油菜、水产、蔬菜、林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推进富硒土地资源调查,支持恩施、随州富硒生态农业发展。大力推进园艺业发展,重点发展果树、蔬菜、花卉、景观、苗圃园艺,提升特色农业经济价值。支持襄阳市、荆门市、枣阳市、监利县、随县、宜昌市夷陵区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建设汉江上游有机农产品示范区、恩施土家特色农产品基地、神农架森林绿色食品基地等,打造绿色有机品牌。

  2.突破性发展生态工业。

  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大力推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行业全流程绿色化改造,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创建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持续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

  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纺织、食品、化工等制造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在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行动,促进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以宜昌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襄阳谷城资源循环利用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壮大绿色企业,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强化绿色监管,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开展绿色评价。

  促进新兴产业绿色发展。坚持继承和创新并重,大力发展中药新制剂、天然药物等新品种。实施名优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与培育工程,优先开发有中医药治疗优势的中成药品种,加快特色中药资源开发,鼓励建设中医药生物产业园区。以荆门、襄阳等为依托,大力发展航空产业,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鼓励发展先进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支持房车、邮轮游艇、索道缆车、游乐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力促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四、推动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  

  (一)加强文化资源保护。

  1.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做好文物维修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遗产监测,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积极推动“万里茶道”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加快荆州和襄阳古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基本排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大险情,加强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做好重大项目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大遗址保护,严格按照文物法的有关规定推进鹤峰容美土司、荆门屈家岭、石首走马岭等考古遗址公园及随州大遗址保护片区建设,将荆州片区打造成国家级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实施传统村落与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全面实施鱼木寨、五里坪首批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启动利川市水井村等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统筹推进武陵山区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逐步建立省级以上各类非遗项目传承基地,推进非遗展示馆(中心)、重点项目传习所建设。加强国家级、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加大非遗项目衍生品开发力度,实施楚式漆器等十八匠传承创新工程,弘扬工匠精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形态保存较完整的区域,实行有计划的活态性整体性保护,力争打造一批非遗活态传承新成果。

  (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1.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推动工艺美术业传承和创新。加强传统工艺、技艺的认定保护,鼓励挖掘、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等民间特色传统技艺,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力度。以有代表性的民间手工艺人、工艺美术大师为主导,培育工艺美术业特色文化品牌。在保护多样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推进土家族、苗族等民族传统工艺技艺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发展民族特色工艺品。壮大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等传统文化产业。依托文化科技创新,推动上网服务、游戏游艺、歌舞娱乐等行业转型升级。

  培育发展文化新业态。围绕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创意设计业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现有园区内设立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推动宜昌钢琴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农谷·屈家岭农耕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网络文化业,积极探索“互联网+文艺”的创作模式和传播方式,大力发展网络剧、网络演出等新型网络艺术类型,鼓励和支持创作一批展现鄂西文化魅力的网络艺术精品力作。鼓励发展动漫、游戏、数字文化服务等其他新型文化业态。

  2.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

  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带。完善特色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机制,加强整体规划,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推动产业要素有效配置,促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地缘相近、文脉相承区域的资源整合,打造统一品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带。构建以襄阳为中心的“襄十随”文化产业带和以宜昌为中心的“宜荆荆”文化产业带,推动产业融合创新,重点发展工艺美术品、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用品和专用设备生产等产业。加快长江文化景观带建设,拓展长江文化内涵,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

  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区。引导各地深入研究评估特色文化资源,推动资源利用和转化,促进特色文化产业有序集聚。支持各地发展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文化、饮食文化、养生文化、体育文化等,结合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不断推出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创意设计水平高、产业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示范区,打造地方文化名片。到2020年,建设2—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特色文化城镇、乡村、街区。选取具有典型文化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镇或乡村,把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与景观风貌、功能布局紧密融合,建成一批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支持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3.扩大文化品牌影响力。

  推进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化工程。围绕省级、市级层面历史名人,全力推进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化工程建设。从历史文化底蕴、地域文化特色、民族民俗风情等方面,深入挖掘各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开发特色主题产品。结合十大旅游区建设,提炼文化主题,推出一批具有鄂西地域特点、艺术水准高、市场潜力大的精品演艺节目,进一步提升景区景点文化内涵,使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具有更鲜明的整体形象。

  精心策划文化精品。重点抓好舞台艺术、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重大题材影视剧、戏曲、京剧、长篇小说等精品生产,打造一批舞台艺术精品、优秀美术作品。扶持和发展一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项目,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创作民族特色文化精品。充分发掘传统节庆文化内涵,回归生活本色,探索市场办节模式,打响中国端午节、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世界传统武术节、诸葛亮文化节、土家女儿会等一批特色节庆品牌。

  加大文化宣传力度。积极参与和承办全国性重大艺术活动,办好地方戏曲艺术节、地方剧种艺术节等,结合各类基层惠民展演活动,扩大优秀作品的知名度和观众覆盖面。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鼓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依托网络空间,打造优秀艺术精品宣传推介新平台。用好用足国家、省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的相关政策,推动重点文化企业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支持文化企业参加国际性文化展会活动,提高鄂西圈文化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一)拓展旅游发展空间。

  1.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质奇观、乡村风貌、田园风光等旅游资源,按照村景一体化、全域景区化的要求,大力发展观光、度假和休闲农业。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发一批历史文化型、城市近郊型、景区带动型、古镇村落型、田园风光型、传统民俗型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景区。扶持旅游专业合作社,鼓励投资建设乡村主题公园、农耕文化园、休闲农庄和乡村博物馆。培育一批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依托大中城市打造一批环城市的乡村旅游集聚带。引导扶持农村居民参与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就业致富。

  2.积极培育工业旅游。引导各地积极开发工业旅游项目,鼓励企业美化厂区环境、改善生产条件,开展产品直销和旅游纪念品销售,展示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企业文化,发展餐饮、住宿、娱乐等业态。利用废弃工厂(矿)发展工业遗产旅游,修建工业博物馆、展览和演出场所,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成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融合生态、科技、艺术理念发展工矿旅游,在保持好矿区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依循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开展设计并进行景观再造、旅游开发,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相协调。针对市场需求,适度发展汽车、水利工程、循环产业、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特色工业旅游,支持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宜昌葛洲坝船闸工业旅游区、鹤峰八峰药化工业园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与周边业态联手,丰富内容,增加游趣,拓展功能。争取到2020年,形成5—6个工业旅游产业集群,建成一批现代工业旅游星级景区。

  3.积极开发休闲度假产品。在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居民休闲度假需求,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优化空间布局。积极发展体育旅游,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体育运动场所面向游客开展体育旅游服务。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发展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医疗旅游。努力开发自驾车旅游、房车旅游、旅游营地、影视旅游、旅游演艺等新兴旅游业态。积极发展漂流、滑雪、攀岩、徒步、骑行、科考、邮轮游艇、低空飞行、拓展训练等特种旅游项目。

  4.做精原生态旅游产品。以原生态保护为前提,加强原生态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开发和科普化设计,加大生态观光、生态体验、科普科考等旅游产品开发力度。重点开发主题线路型旅游产品,串联点状分布的景区、景点,构建大尺度生态旅游景区。加强野生动植物观赏产品的开发,选择典型性植被景观、独特性动物种类、多样性生态系统,开发动植物认知旅游产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开发三维演示产品,多方面适应游客需求。

  5.培育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大力发展研学旅行,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开拓研学旅行市场,增强接待服务能力。有效发展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积极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人休闲养生度假产品。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推出一批集康复理疗、养生保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产品。

  (二)加强旅游品牌创建。

  1.构建多元化精品名牌体系。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加大资源整合与营销策划力度,加快品牌建设,打造顶级旅游目的地。继续推动十大旅游区建设,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和独特旅游吸引物,推动景区提档升级,打造一批国际旅游目的地。支持条件较好的县(市、区)或乡(镇)打造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镇),增强生态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力,重点打造1—2个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生态文化旅游强县。推进恩施、神农架、远安、秭归、长阳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支持其他市(州)或县(市、区)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达到10家。高水平建设一批旅游度假区,深度开发各类旅游服务和产品,促进旅游要素和新型业态聚集,释放生态文化旅游的综合效应。力争到2020年,建成旅游度假区8家以上,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家。有序推出绿色幸福村、特色生态文化旅游镇、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园。力争到2020年,争创10个村、5个镇、3个园区的精品名牌。鼓励和支持创建各类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品牌和旅游服务品牌,争创4—5个全国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培育10条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一批旅游会展和节庆品牌。力争到2020年,鄂西圈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2.加强旅游形象推介。以“灵秀湖北、魅力鄂西”为统领,突出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的独特品质,策划个性化旅游品牌形象,整合相关资源进行整体营销,提升鄂西圈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开展旅游主题营销为重点,办好大型或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联办协办文艺、体育赛事活动。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协会和企业为主体、营销代理机构为补充的旅游营销体系。整合新闻媒介资源,构建立体宣传网络,实现旅游宣传营销常态化。在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设立办事处,依托大型旅游机构建立旅游营销代理网络,健全市场营销渠道。丰富和创新宣传营销手段,充分运用影视植入、演艺、动漫等方式,多渠道宣传推介旅游。依托大数据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智慧旅游云建设,拓宽旅游宣传营销渠道。

  3.积极推进示范试点。

  推进特色生态文化旅游镇建设。优选原始风貌、民俗风情保存较好的古镇和非建制镇,深入开展特色生态文化旅游镇建设。强化产业导向,提出生态限制门槛,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的产业门类进行限制。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商业街区活体保护。保护和策划开发一批老街、古街,做特做深餐饮、服饰、古玩、休闲、养生、养老等旅游关联产业。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保障环境整洁优美。加强政策引导和专业培训,支持原住民、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业。鼓励成立“创客部落”,集聚专业人才、草根能人进行创作创业,推动文化、旅游及关联产业发展。力争到2020年,特色生态文化旅游镇达到15个,成为生态观光、民俗体验、购物休闲、民众乐居的典型示范。

  推进绿色幸福村建设。按照“风貌自然、功能现代、产业绿色、文明质朴”的要求,优选条件较好、意愿较强的村,深入开展绿色幸福村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加强文化传承型村落建设,注重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特色,保持农村自然生态风貌,实施传统村落、古村落改造和活体保护。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增强农村社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鼓励建立农民合作组织,整合其他政策性资金,支持绿色幸福村建设,实现精准扶贫和富民目标。对于已成立农民合作社、完成垃圾处理分类工作、县(市、区)能够整合其他政策性资金的村,予以优先支持。力争到2020年,绿色幸福村达到100个,成为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游客吸引力强、能带动农民致富的典型示范。

  推进新型城市绿道建设。发挥襄阳绿道网建设示范效应,积极推进各地新型城市绿道建设。加强城市绿道与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空间规划、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旅游规划的衔接,科学设计功能分区,合理安排步行区、运动区、游憩空间和绿化缓冲区,完善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店等配套设施。以绿道建设为契机,构筑生态网络、疏通生态廊道,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打造绿色幸福道、便民生活道、外来游客的导游道,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赢。力争到2020年,新型城市绿道成为生态保护、文化体验、休闲养生、安居富民的样板工程。

  (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1.协调推进圈域旅游标准化建设。优先启动旅游公共服务信息的标准化建设,推行规范的多语种公共信息标识,提升旅游形象。参照旅游饭店星级划分、评定标准,新建或改造升级一批星级旅游饭店、文化主题酒店、经济型酒店、社会旅馆、农家乐。加快餐饮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参照旅游餐饮业服务标准,新建或改造升级一批旅游餐馆。积极推进旅行社和导游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旅行社开展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等,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建设一批星级旅游厕所。全面加强旅游交通服务标准化建设,重点对旅游客车、出租车、旅游专列、游船游艇等领域进行标准化规范管理。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在旅游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发展智能旅游交通系统,鼓励利用“互联网+”提升旅游交通运输系统运行效率。

  2.完善旅游集散功能。推进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镇)交通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港口码头和旅游中心城市(镇)、景区的交通衔接,提升旅游集散功能。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根据区域旅游发展需求,在机场、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城镇要道等合理设置旅游景区指引标志。加快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点的旅游咨询、信息查询等配套服务功能。推动道路客运站发展成为旅游集散中心。实施“智慧旅游”工程,加快旅游大数据工程建设,建立旅游与公安、交通、出入境、气象、测绘等部门的信息互通共享机制。

  (四)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

  1.推进“互联网+”旅游服务。积极推动在线旅游平台企业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业的资源、要素和技术,推动“互联网+”旅游跨产业融合。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进行互联网金融探索,打造在线旅游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推动移动支付普及应用。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旅游信息服务,建立完善景区无线网络和终端服务系统,不断提升旅游品质。鼓励在线度假租赁、旅游网络购物、在线旅游租车平台等新业态发展。

  2.推进“互联网+”旅游管理。鼓励有条件的景区搭建运营管理智慧平台,完善景区管理的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感知系统,建立旅游预测预警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旅游安全。

  3.推进“互联网+”旅游营销。鼓励大型旅游企业打造旅游目的地智慧营销平台,吸引景区、酒店、农家乐、旅行社、旅游商品供应商等各类主体加盟。引导旅游企业加强与各类媒体、门户网站等战略合作,实现旅游营销全球化、精准化。

  六、促进产业融合与联动发展 

  (一)推动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1.促进生态与旅游协调发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打造生态景观、建立生态标识等途径,实现生态与旅游协调发展。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原貌,合理挖掘利用多样化物种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修复、生态资源利用与生态旅游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推进文化与旅游互促发展。在科学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与文化协调发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通过打造一批反映本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精品节目,形成旅游吸引点,推动文化产业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升级。引导各地发展特色饮食和特色旅游商品街区,为特色旅游产品提供空间支撑。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鄂西圈文化保护升级,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3.促进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引入文化创意设计龙头企业,加大旅游项目策划、包装力度,将优质文化资源注入生态旅游资源,实现生态旅游向生态文化旅游的跃升。在生态资源中嵌入一批反映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精品文化节目和故事,形成生态旅游新的吸引点。结合花卉、蔬果、茶叶、水产和畜牧等生态农业发展,充分挖掘农业景观、农耕文化内涵,加强创意策划,将各类园艺作物种植区、牧渔养殖区转变成为可供观光体验的乡村旅游点,实现生态经济、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加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载体建设,重点打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神农山林、武当山水道教、清江土苗民俗等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

  (二)积极发展关联产业。

  1.休闲农业。推行“科技农业+生态农庄+养生度假+体验文化”模式,发展特色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建设设施农业园、农作物品种园、创意农业主题园和农耕文化展示园等农业科技园,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专设产品展示室和参观通道,提供农科展示、农科培训等服务。建设一批绿色农业体验农场,提供新鲜、健康绿色食品,开展农业体验、农业科普、亲子活动等项目。培育一批以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为依托的休闲农庄,发展一批主题鲜明的观光体验园和农家乐片区,适度开发观光、采摘、垂钓、饲喂等农事体验项目。完善休闲农庄居养功能,开发地方特色菜品,拓展特色农家菜品牌,因地制宜开发儿童游乐、中老年健身等项目。依托茶园、果园、竹园、菜园和药草园等,开展茶艺表演和农特产品品尝活动,开发农特旅游商品和手工艺品。

  2.健康、养老服务业。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支持发展中医药保健、健康护理、全民体育健身服务等多样化健康服务。面向国际国内市场,整合优质中医药资源、生态资源与医疗服务资源,发展养生、保健、康复、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加快清江康养产业试验区建设,打造十堰生态休闲养生、恩施休闲养老度假和荆门、神农架、随州中医药健康养生等品牌。着力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引导各地在留守老人较多、居住相对集中的建制村或自然村,加快建设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鼓励有条件的村建设具有日托或全托功能的农村幸福院。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积极动员村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互助型养老服务设施运营服务,为农村老年人就地提供综合性照料服务。开发农家休闲养老服务新模式,改造开发闲置农宅,建设农家休闲养老社区,以良好生态环境、绿色健康食品、浓厚乡土文化吸引城市老年人居养,鼓励农户提供私人定制服务,满足休闲度假养老多样化需求。

  3.会展业。整合各类资源,规范会展市场,壮大市场主体,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会展业创新发展。鼓励举办地方特色农产品跨省推介展销活动,积极举办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依托中国湖北文化艺术品博览会等重要平台,加强鄂西圈与圈外文化产业信息交流、产品交易和项目合作。依托各类展会和大型节庆活动,在会展、住宿、接待服务、娱乐设施条件较好的城市,鼓励发展会展旅游。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为契机,在省外乃至境外开展旅游景区展览项目,拓宽生态文化旅游宣传营销和交流合作领域。推动形成“互联网+”会展模式,提升服务功能,扩大鄂西圈影响力。

  4.商贸物流业。引导购物中心进行差异化主题定位,增加体验型、服务型业态,实现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注重集聚效应、功能互补和宣传推广,进一步做特做深特色商业街区,力争到2020年,建成2—3个有影响力的特色商业街区。大力发展农村商贸物流业,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力度,发展涉农电子商务,扩大农超对接规模,提高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提升农村商品统一配送能力。

  七、彰显地方特色与区域协调发展 

  (一)圈内特色发展。

  1.襄阳市。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依托“一城两文化”(襄阳古城、汉水文化和三国文化)内涵价值和“中国有机谷”农业优势,着力发展特色文化游和农业休闲养生游,打响“千古帝乡、智慧襄阳”城市品牌,建成国内旅游门户城市。围绕诸葛武侯、司马水镜等三国典故,推进古隆中—鱼梁洲旅游区提档升级,配套实施隆中书院、水镜庄、水镜古镇等项目,突出文化展示展演、教育培训研修等功能,打造独具特色的三国文化旅游品牌。围绕诸葛亮、孟浩然等名人,精心策划2—3个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化项目。与咸宁三国古战场、荆州关帝庙、四川成都诸葛武侯祠、河南南阳卧龙岗等景区合作,共同打造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形成“大三国”旅游产品。依托“中国有机谷”建设,重点实施南漳有机谷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紫薇大世界、谷城大堰河中国休闲农业示范区等项目,推动绿色幸福村建设和生态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相融合,形成农业休闲度假品牌。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建设智能出游平台,构建旅游目的地与游客相互感知、全方位智慧体验的旅游服务体系。

  2.宜昌市。抢抓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机遇,依托三峡、清江、巴楚文化等资源,着力推动生态观光游向兼具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游功能转型升级,将宜昌建成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旅游中心城市、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围绕三峡主题,整合三峡大坝—平湖半岛、三峡人家、西陵峡等景区资源,发挥三峡半岛旅游区、三峡游轮中心、三峡旅游新区生态廊道、三峡之星广播电视旅游观光塔等项目的产业集聚、游客吸引功能,联动绿色幸福村和特色生态文化旅游镇,发展生态观光、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产业,加强与重庆三峡旅游线路联合开发,全力打造“大三峡”旅游精品,积极创建宜昌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围绕清江主题,全面推动清江沿线旅游资源整合,以清江康养产业试验区为支撑,形成“大清江”生态休闲与康养产业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围绕巴楚文化主题,以兴山为节点,加强与神农架合作,深度融合三峡、清江生态资源与巴楚文化内涵,着力开发民俗文化、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形成2—3条精品旅游线路及大三峡片区养生度假基地。深度开发屈原、王昭君等名人资源,精心策划2—3个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化项目。将“端午节”节庆品牌融入村镇生活,推进乡村生态休闲农业、滨江旅游配套服务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旅游兴业富民。

  3.十堰市。以武当太极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核心,依托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围绕武当养生、调水源头、山谷民俗三大主线,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养生之都。进一步推动武当太极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打造武当山风景区—武当博物馆—太极湖景区精品线路,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彰显“武当养生”名片。加强丹江口库区核心景区建设,打造丹江口大坝—南水北调展览馆—丹江太极峡—丹江口库区精品线路,彰显“调水源头”名片。支持房县、竹山、竹溪等地重点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房县野人洞、野人谷—竹山女娲山—竹山秦巴民俗风情苑—竹山武陵峡桃花源—竹溪十八里长峡精品线路,彰显“山谷民俗”名片。围绕张三丰、尹吉甫等名人,精心策划2—3个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化项目。加大古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挖掘力度,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文化遗产申报,打造“古人类文化”品牌。将养生文化融入市郊休闲游憩带和绿色幸福村建设,挖掘乡村花卉、茶叶等特色农业文化内涵,发展茶道养生、花草疗养等关联产业,在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同时,实现精准脱贫目标。

  4.荆州市。充分发挥楚文化、三国文化、水乡文化优势,依托“壮腰工程”,着力打造一批集遗址保护、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努力将荆州建成中国南方大遗址保护重要示范区、中国文化遗产展示地和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以荆州古城为核心,开发建设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楚王车马阵景区、荆楚十八匠等,打响楚文化、三国文化品牌。围绕关公、张居正等名人,精心策划2—3个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化项目。依托长江滨江带和内河(护城河、江汉运河)资源,串联洪湖、洈水、天鹅洲、长湖、海子湖等湿地资源,精心策划发展河湖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健康疗养游,打造洪(湖)—天(鹅洲)特色水乡旅游板块,打响“水乡文化”品牌。以江汉运河源头为主要范围,大力推进特色水乡绿色幸福村建设。发展生态水产养殖业板块基地,推出特色有机水产品。

  5.荆门市。以打造“中国农谷”为契机,加快树立“长寿养生”“农耕文化”“运动休闲”品牌,建成全国重要的养生长寿和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切实保护明显陵—漳河旅游区的文化、生态。加快爱飞客航空文化旅游区建设,进一步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功能,开发精品旅游产品和线路,加大经典旅游特色商品开发力度。依托“中国长寿之乡”品牌,推进钟祥长寿养生旅游区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花草疗养等旅游关联产业,着力建成荆门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集群。推进农耕文化旅游区建设,依托屈家岭农耕文化产业园、大柴湖中国花城、漳河特色瓜果之都、沙洋油菜之乡、京山桥米之乡等建设,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建成湖北乡村旅游示范区。开展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化项目,打响“老莱子”名人品牌。深化与随州、荆州、天门、潜江等地合作,共建共享,做优大洪山和江汉运河两大旅游品牌。

  6.随州市。以打造“圣地车都、神韵随州”文化名片为主线,深入挖掘和高效利用“两山”(大洪山、桐柏山)、“一帝”(炎帝)、农耕、医药、编钟文化资源潜力,推动核心旅游区提档升级,建成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寻根谒祖旅游目的地。推进大洪山旅游区提档升级,实施观音河度假区、智慧景区及旅游设施配套项目。深化与荆门合作,加快大洪山资源整合步伐,实现旅游交通一体化。实施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太白顶、武胜关等项目,加快融入桐柏山—淮河源生态经济带。开展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化项目,将“炎帝”名人品牌融入到生活之中。挖掘“农耕文化”潜力,依托千年银杏谷,支持洛阳镇、三里岗镇、唐镇等特色生态文化旅游镇建设,重点发展医药养生、花卉种植等关联产业,延伸旅游观光产业链。高水平建设“兰花谷”,配套策划兰花村、兰花街,拓展兰花产业科普、观光、休闲功能。围绕“编钟音乐文化”主题,推进随州大遗址保护片区建设,加强文化创意设计,高水平建设中国编钟音乐文化创意产业园。

  7.恩施州。立足山水生态和土苗民俗文化优势,加快推进北部清江山水画廊、南部民族风情走廊“两翼”建设,深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武陵山区旅游发展的龙头,成为全国健康休闲养老基地和旅游扶贫示范区。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发展富硒补硒强体、户外运动健体、养生养老医疗服务和休闲旅游产业,重点建设巴东野三关、坪坝营—白岩山、齐岳山—佛宝山等休闲养老度假旅游区。推进腾龙洞—大峡谷旅游区提档升级,策划实施“腾大”旅游沿线绿色幸福村示范工程,带动沿线村庄致富。融合山水生态优势和土苗侗羌民俗风情,重点打造酉水(白水)河土家风情文化旅游区和唐崖河—庆阳街土苗侗羌风情旅游区。开展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化项目,打响“巴蔓子”名人品牌。支持发展户外休闲运动,加快推进女儿湖高山运动基地、锣圈岩足球运动基地和山地车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山体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整治,以清江、酉水、沿渡河、溇水、唐崖河、郁江、贡水河、马水河、野三河为重点,策划实施“引水入城”工程。

  8.神农架林区。充分利用世界级生态资源,深化“运动休闲”“中医药养生”等品牌创建,推动旅游由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养生度假复合型转变,把神农架全域打造成为世界著名的原生态旅游、全生态型静修度假旅游目的地。推进大九湖、官门山等核心景区提档升级,新建太和山景区,积极开发冬季旅游产品,大力开发休闲康体农趣等新型业态产品,构建全域全时旅游格局。大力开发山地攀登、徒步、滑雪、滑草、探险、考察、野外拓展等特色运动休闲旅游项目,支持创建国际徒步联盟基地。完善松柏文化体育旅游功能,全面打造“林海慢城、养生逸谷”,支持松柏镇创建国际慢城。开展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化项目,打响“神农”名人品牌。围绕“神农采药”主题,高水平策划建设神农百草园基地,集合种植、研究、观赏、产销等多种功能,形成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产业集群。加强与兴山联动,策划“荒原踏歌”等民俗文化精品。以下谷坪土家族特色村落和塔坪长寿民俗文化村为重点,发展民俗体验旅游。

  (二)圈域融合发展。

  1.共同保护生态资源。重点围绕水生态修复和水污染防治,探索建立圈域生态资源和环境联动保护机制。探索圈域内跨界河流、跨区域湖泊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建立跨界断面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开展一批重点区域水系连通工程,联合开展水生态保护修复。以饮用水水源保护为重点,建立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综合协调机制。对于跨区域的重点水体以及涉及饮用水水源的流域、区域,研究建立上下游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建立区域间污染防治、信息共享、应急处置联动机制。以香溪河、沮漳河、清江流域为重点,推动相关市州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2.共同开发文化资源。依托科技手段、资本市场、重大平台、重点景区等,整合文化资源,实现共同开发。加强科技创新,将圈内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加工整合,依托全省公共文化数字综合服务平台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进圈域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资源聚集共享。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和上市融资,整合开发跨地区文化资源。依托省内重要博物馆、展交会、博览会、艺术节等平台,加大展示宣传力度,加强文化认同。围绕楚文化、三国文化、炎帝神农文化、宗教文化和巴土文化等,开发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促进共同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以荆州纪南城为龙头,楚王车马阵、荆州博物馆为两翼,加强与荆门、襄阳合作,形成楚文化主题旅游产品。以古隆中为龙头,诸葛亮出山为主线,整合荆州古城、荆州关庙、襄阳水镜庄、当阳玉泉寺和关陵等景点,形成三国文化主题旅游产品。整合随州炎帝出生地、枣阳雕龙碑(氏族聚落遗址)、谷城五谷农耕园、神农架采药等资源,形成炎帝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大力弘扬武当山道教文化,深度挖掘大洪山佛教文化,形成宗教文化主题旅游产品。整合恩施唐崖土司城、长阳武落钟离山、神农架下谷坪土家族特色村落等巴土文化资源,形成巴土文化主题旅游产品。

  3.共同创建旅游品牌。以十大旅游区提档升级为抓手,着力整合打造“大洪山、大武当、大三峡、大清江、大神农架”等五大旅游品牌,实现圈域生态文化旅游整体竞争力全面提升。深化随州、荆门合作,加快大洪山资源整合步伐,推进大洪山生态文化旅游一体化开发,实施智慧景区及旅游设施配套项目,实现旅游交通一体化,打造“大洪山”旅游品牌。推动武当山水道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建设,精心策划和整合开发周边一批潜质好、带动性强的旅游项目,打造“大武当”旅游品牌。按照“依托大坝、融入三峡”的基本思路,整合三峡大坝、三峡云顶、三峡人家和平湖半岛等旅游资源,把三峡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打造“大三峡”旅游品牌。深化宜昌和恩施合作,以清江画廊、腾龙洞—大峡谷为核心,以巴东神农溪、恩施土司城、咸丰唐崖河、建始野三河为重要节点,开发方山石林、天柱山、野三关、坪坝营—白岩山等旅游资源,加快推进清江流域绿色生态经济带发展,打造“大清江”旅游品牌。充分发挥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名山、国际重要湿地等世界级品牌优势,以兴山、巴东、保康、房县、竹山为节点,加强与宜昌、襄阳、十堰合作,共同挖掘中药养生、科考探险、民俗文化等资源,推进客运交通无缝直连,推动神农山林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建设,打造“大神农架”旅游品牌。

  4.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加快构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网络,完善贯通圈域的综合运输通道。加强高速铁路建设,逐步完善城际路网,提高襄阳、宜昌铁路枢纽整体能力。发展旅游观光特色铁路,建设恩施腾龙洞至大峡谷旅游观光铁路。实施高速公路路网完善工程,全面建成圈内国家高速公路,积极推进地方高速公路建设。大力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基本消除国道断头路。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特色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具有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性质的县乡公路改造,有效串联重要城镇、园区厂区和人口聚集点,全面建成秦巴山生态环库路、武陵山清江画廊路等旅游公路。加快推进唐白河、松虎航线等航道整治。加快推进民用运输机场建设,推进宜昌、襄阳等支线机场改扩建,新建荆州机场,启动恩施机场搬迁和荆门冷水机场军民合用前期工作。科学规划、加快建设通用机场,实施荆门漳河机场项目。

  (三)圈带协调发展。

  1.加快与武汉城市圈协调互动发展。加大生态文化资源整合力度,积极促进襄阳、荆州三国文化与咸宁“武赤壁”、黄冈“文赤壁”三国文化的整合,联动保护、开发洪湖湿地、天鹅洲湿地、大九湖湿地和武汉东湖湿地资源。尽快建立“两圈”旅游合作机制,推进规划编制对接、营销对接、信息资源共享和人才一体化。借助武汉交通区位优势,加强两圈之间的交通运输对接,实施两圈交通一体化、旅游市场一体化工程,进一步提升鄂西圈交通网络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增强旅游竞争力。结合“智慧湖北”建设,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联合武汉城市圈打造统一的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实现“两圈”交通信息共享。

  2.加快与长江经济带协调融合发展。依托“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加强宜昌、荆州、恩施等地与长江沿线其他地区资源整合,做优长江黄金旅游线路。开展跨区域合作示范,推进龙山—来凤、利川—万州等旅游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不断完善圈域交通基础设施,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围绕打造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快建设宜昌港、荆州港、襄阳港等内河港口,带动主要港口资源整合。在重点区域、河段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宜昌、荆州等重点城市岸线、土地、矿产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3.加快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协调融合发展。依托汉江“世界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加强襄阳、十堰、随州、荆门等地与汉江沿线其他地区资源整合,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充分挖掘汉江生态经济带名山、秀水、人文、历史、都市等优势资源,着力打造世界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汉江历史文化休闲度假长廊和生态农业风情体验区。充分利用和挖掘江汉运河沿线楚文化、三国文化、自然田园风光、现代水利工程、江河湖泊等资源,打造江汉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带。依托武西高铁和汉江开发双轴线,进一步优化鄂西圈空间开发格局。围绕丹江口水利枢纽区域保护开发,加强重要生态区域建设和保护。加强与汉江生态经济带水资源保护的协作协调,加快生态建设与修复,加强环境治理与监管,构建立体化的生态监控体系。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创建水生态文明示范区。

  (四)圈外联动发展。

  1.生态文明共建。按照“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以长江、汉江、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等涉及跨省生态资源区域为重点,围绕水源区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加大圈内圈外合作力度,形成生态资源共同保护和开发机制。以血吸虫病综合防治、防洪减灾等为突破口,不断扩大荆州与湖南岳阳、常德、益阳、长沙等地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推进荆州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加强淮河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航运为重点,加快随州与淮河流域城市合作步伐,积极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

  2.文化交流交融。加强鄂西荆楚文化与湖南湘楚文化的交流,共同打造楚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加强鄂西三国文化与河南南阳等地三国文化交流,共同保护开发,实现区域联合,形成完整三国文化旅游产品。加强鄂西巴土文化与重庆巴土文化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做强巴土文化。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与沿线地区交流,打造调水文化精品。加强宜昌远安与河南、四川等地嫘祖信俗文化交流,扩大嫘祖文化影响力。支持荆州、襄阳与江苏南京、陕西西安、浙江临海、辽宁兴城、安徽寿县和凤阳合作,就“明清城墙”项目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3.旅游合作共赢。推动资源共同开发,加强鄂西圈与周边省(市)旅游线路的联合开发。依托长江三峡旅游线路,促进宜昌三峡旅游景点与重庆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奉节白帝城—瞿塘峡等景点的整合,形成完整的三峡旅游线路。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建立荆州与湖南岳阳、常德、益阳、长沙等地之间的旅游合作机制。加强恩施与湖南张家界、湘西和重庆巫山、奉节、黄水等地旅游合作,建立互联互通平台。探索武当山与河南嵩山之间的合作共赢机制,促进南武当、北少林联姻。扩大与周边省市重点景区的合作,打造景区互联互通平台,建立信息共享与合作共赢机制,共创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联合开发旅游产品和线路,探索国际旅游开放合作新模式。

  八、城乡发展与脱贫攻坚 

  (一)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

  1.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以“点、线、面”结构优化鄂西圈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强圈域空间统筹规划,促进宜荆荆城市群、襄十随城市群联动协调发展。支持襄阳和宜昌加快发展步伐,增强城市功能,成为经济实力强、带动作用大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动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县级城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发展壮大一批中心镇和特色小镇,彰显生态文化与宜居宜业功能,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相互协调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发挥规划调控、引领和约束作用,严格“三区四线”管控,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实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

  2.加强城市自然景观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风貌。保护城市自然山水格局,强化城市山体水系、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湿地、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开展城市生态修复行动,加快恢复建成区的水系、岸线、山体、自然风貌。加强历史文化传承和区域文化设施保护,支持各地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

  3.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加快次支路网和微循环路建设。对进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旅游名镇、重点镇的主要公路进行路面硬化,对名镇、重点镇内主要道路实施黑化、绿化、亮化工程,修建青石板路、滨水栈道等,全力打造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街巷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大城市加快地铁、轻轨、快速公交系统(BRT)等城市交通系统建设。加强停车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互联网+”停车,打造智能停车设施,配备生态停车场。加强城镇公共供排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加强黑臭水体整治和节水城市建设。对发达地区、污染严重地区、环境影响较大的重点地区适当扩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模,实现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加强城市天然气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城市防涝及水生态修复工程。

  4.加快城镇园林绿化步伐。加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严格绿线管制,实施“绿荫工程”,加快国家重点公园建设,推进各类公园绿地建设,与绿道连通形成有机的生态绿地网络。开展公园提升改造工程,提升公园景观效果。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绿道绿廊,形成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相融合的生态网络。因地制宜对已有道路实施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形成“一路一景”的城市景观。力争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

  (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果,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质增效,积极推进城镇自来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在村内主要道路及公共空间设置生态型路灯。继续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性。完善农村沼气建设管理机制。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田园生态型村落建设,形成现代农村风格。

  2.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统筹推进农房抗震安居工程。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有机化、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到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完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切实加强已建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开展村容环境整治,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统筹建设晾晒场、农机棚等生产性公用设施。实施水网净化工程,加大村庄河道沟塘整治疏浚力度,加快河网生态化改造。稳步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积极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稳步推进省级生态村、国家级生态村创建。

  3.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科学规划学校布局,推动农村中小学教学点、寄宿制学校建设,保障就近上学需要。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快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骨干、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养老设施建设,构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规范管理。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拓展新型农村社会就业社保、医疗卫生、民政事务、综治警务、环境养护等功能,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农村邮政服务,完善农村物流网络。

  (三)全面推进脱贫攻坚。

  1.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结合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旅游扶贫工作,带动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结合绿色幸福村建设,鼓励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打造农产品名优品牌。全面实施“雨露计划”,加强创业、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完善输出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引导贫困人口进入家政、物流、养老、旅游等领域就业,实现每个贫困户都有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主业,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因地制宜实施搬迁安置。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扶贫搬迁各项任务。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高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把新农合大病保险支付、医疗救助等结合起来,使患大病的贫困人口得到兜底保障。加强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衔接,全面实现当年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国家公布的农村扶贫标准,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2.促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加快发展。在武陵山、秦巴山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旅游扶贫攻坚工程,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开发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质奇观、乡村风貌、田园风光等旅游资源,把片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乡村生态文化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在片区内选择1—2个贫困面较大的市(州、林区)或旅游基础较好的重点县,开展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探索推广特色鲜明的旅游扶贫模式。加快重点贫困县、脱贫奔小康试点县脱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支持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支持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跨省共建“一水(酉水河保护)双城(来凤县城、龙山县城)”,共同破解片区脱贫攻坚问题,打造区域经济协作典范。

  九、保障措施 

  (一)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不断完善鄂西圈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库(含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建立项目遴选机制,建成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化工程、特色生态文化旅游镇、绿色幸福村、新型城市绿道等一批生态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发挥重大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引领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系统发展、品牌发展。加强项目储备管理,加快推进续建项目,及时策划和储备一批新建项目。实行重大项目动态调整和滚动管理。加强重大项目后期评价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取得预期效果。

  (二)加快重点领域改革。

  1.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三峡库区建设农业氮磷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争取国家尽快启动丹江口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区建设。积极探索重点生态功能区体制改革,支持神农架林区开展国家公园试点。逐步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责任机制和监测预警应急体系。研究建立统一监测和数据共享机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协调机制。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建立丹江口库区、汉江中下游、神农架、三峡库区等重点流域和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改革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推行差别化的排污收费政策。积极探索和培育节能量交易市场。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积极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深化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估研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技术规范。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研究建立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机制,建立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联动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举报和反馈制度,完善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机制。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文化行政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依法赋予企事业单位更多的法人自主权。加快文化行政部门职能转变,健全文化行政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深化文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文化行政审批项目精简力度,积极探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办法。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国有文艺院团扶持力度,推动落实配套政策,研究制定演艺企业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办法。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创新乡镇文化管理体制,加强乡镇文化工作力量配备。

  3.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发挥省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分工负责、检查督促、信息共享等机制,加快构建适应“大旅游、大产业”发展的旅游体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和各地协同推进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和支持优势旅游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走集团化、专业化、网络化发展之路。鼓励特色生态文化旅游镇、绿色幸福村在资源整合、产业聚集、体制创新、政策扶持等方面先行先试,把试点镇(村)建设成为旅游转型升级、改革发展及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的典范。

  (三)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1.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区域联席会议制度和综合保护开发协调机制,定期开展交流与合作,促进圈内各地生态共建、信息互通、政策互惠、资源共用、利益共享、整体推进,实现融合发展。加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区域生态安全协同管理机制。构建旅游紧急救援体系,建立旅游安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创新对外宣传、推介机制,整合营销资源,构建一体化信息资源共享、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平台。

  2.创新投融资机制。围绕重大工程建设,加大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争取力度。利用竞争性分配方式,最大程度发挥省级固定资产投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资金的效益。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围绕重点示范项目,强化鄂旅投公司作为专业化投资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发挥项目投资和资本运作功能,推动圈域建设发展。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多种信贷模式和服务方式,加大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生态文化旅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探索新型融资模式,积极吸引民间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鼓励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众筹、私募债券等方式筹资、融资。协调利用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参与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探索以旅游资源、扶贫资金等入股方式,使贫困群众在项目发展中获得资产性收益。

  3.创新人才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重点人才、实用性人才和紧缺性人才培养。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职业教育,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扩大生态文化旅游类人才培养规模,建立一批生态文化旅游类专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和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生态文化旅游智库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库作用,完善咨询参谋机制。支持生态文化旅游科研单位和规划单位建设,加强生态文化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推动成果运用和转化。成立“设计师联盟”,集聚一批高水平专业设计人才和志愿者,提升项目策划和文化创意设计水平。

  4.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切实加强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与相应的社会管理协调,共促社会和谐稳定。依托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推动重点景区社会协调、经济服务相关事务外包。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服务体系创新,努力建成项目投资审批过程的“一条龙”服务体系、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和项目投产后的“经常化”服务体系。加强金融、科技、人才、用工、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

  5.完善创新创业机制。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支持旅游区、特色生态文化旅游镇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大力培育创业创新主体,鼓励专业人才、大学生、“草根”能人创业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旅游区、特色生态文化旅游镇、绿色幸福村居民创业扶持,对居民在休闲景点改造、特色民宿建设、农家乐建设、交通工具购置等方面加大创业补贴力度,鼓励各地加大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关联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鼓励通过搭建B2C(商户对客户)、C2C(客户对客户)个性定制旅游服务平台开展创业。鼓励在线旅游领域创业投资。

  (四)全力推动规划实施。

  在省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下,相关市、州及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全力推进规划实施。要把规划与各项行动计划、年度计划结合起来,落实好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大督办考核力度,重点考核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推进落实情况。完善规划评估调整制度,依法开展中期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为科学评估提供支撑。在规划期末,对规划进行终期考核,并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加强规划实施监督,按规定程序动态调整和修订规划。